郭士强引热议,队内竞争激烈,球迷疑其淘汰之因。

来源:24直播网

去年,在乔尔杰维奇离开国家队帅位后,郭士强接手了这一重任,这立即引起了不小的争议。当时人们期待他能注入新的活力,尤其能重用年轻球员。然而,郭士强的决策却让人大跌眼镜。他似乎更倾向于那些中生代球员,如杜润旺、高诗岩和祝铭震等,他们虽然经验丰富,但在潜力与年龄优势上并不突出。相对而言,像林葳、赵维伦这样的青年才俊却鲜有表现机会。

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郭士强谈及了中国男篮的训练与以往的不同之处。他强调了球员间的竞争性,表示球员不仅要与国家队其他成员竞争,还要在队内互相竞争。他的话语虽在理,但他的实际行动却与之背道而驰。许多球迷直言不讳地批评道:“为何不能让不称职的人离开?”

尽管郭士强口口声声表示中国男篮的目标是培养年轻球员,着眼于未来的世界杯和奥运会,但时间已经来到了2025年,距离世界杯仅剩两年时间。中国男篮的打法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内线进攻上,缺乏创新与变化。如果郭士强仍然不改这种守旧的思想,中国男篮不仅可能再次错失奥运会的资格,甚至可能连世界杯的入场券都难以获得。

在当今的篮球领域,国内教练的战术思想与欧美相比存在较大差距。加之本土球员的创造性不足,思维受到限制,身体和技术方面也落后于欧美球队,甚至在亚洲都不占优势。因此,球迷对郭士强的看衰并非无理。

对于中国男篮而言,或许欧美的外籍教练更为合适。同时,归化球员的选择也需要继续探索。郭士强曾提到新的归化人选应具备得分和串联球队的能力。这表明他终于意识到,既然选择了归化的道路,就应寻找球队真正需要的外援,而非有血缘关系的球员。

郭士强作为国家队主帅,对年轻球员的忽视可能会对中国男篮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。不久前,尽管他现场观摩了同曦和新疆的季后赛,但在与林葳打招呼时,后者似乎并不愿意搭理他。这让人担忧如果他无法掌控这些年轻球员,中国男篮的未来可能还需在低谷中挣扎许久。因此,中国男篮需要的是变革与进步,而非固守陈规。